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:深化“三教”改革 助推“双高”建设行稳致远
2024-03-25 双高办 访问量:
2019年,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凭借优异的办学成绩和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,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。
新的发展方位,赋予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动力。学校紧紧围绕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各项目标,突出人才培养中心任务,以“实施三大工程、把握三大抓手、落实三大举措”为突破口,持续深化教师、教材、教法改革,全面提升高素质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助推学校“双高计划”建设行稳致远。
锻造“双师”
实施三大工程 塑好人才培养“主体”
实施“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程”。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协作共同体,共享人才、共用资源,构建三级培育体系,建设一批引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、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学创新团队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以来,学校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,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、江苏省教科研团队15个,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、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。
实施“‘双师’双进工程”。依托科教城“双岗互聘”等校企联合平台,实施“教师进企业一线实践、企业工程师进校园课堂”工程,构建校企高层次人才互聘体制机制,畅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,组建校企融合式混编团队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以来,学校建成全国有影响的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2个,获批江苏省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1个,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名、江苏省产业教授及行业专家15名、江苏工匠等省级人才96名。
开展“数字化能力提升工程”。建立师生数字素养发展中心和师生发展大数据平台,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,依据数据驱动师生数字素养评价,实时绘制专业、教师和学生发展画像,促进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以来,教师获国家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、江苏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7项。
打磨教材
把握三大抓手 筑牢人才培养“载体”
抓在线精品课程建设。构建“校—省—国家”三级精品在线课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,借助云课堂等技术手段,打造“一书一课一空间”课程教学模式,推进课程在全国范围的共享共用,优化课程的“建、用、学、管”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以来,建成国家精品在线(开放)课程11门、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0门。
抓新形态教材建设。聚焦行业新需求,实施数字化资源和教学活动一体化设计,实施教材数字化改造,编写工作手册式、活页式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,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以来,学校获评国家规划教材48部、省级重点教材36部。
抓虚拟仿真资源建设。利用VR、AR等技术,创建数字孪生工业应用场景和虚拟教学平台,构建“虚实融合”实践教学生态,实现“时时可学,处处能练”的学习新模式,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企业职业技能培训。牵头建设全国性教学资源库项目3个,联合主持项目2个;立项建设省级资源库1个、老年教育资源库子项目2项。
革新教法
落实三大举措 优化人才培养“导体”
以智慧校园为平台,推动技术与教学融合。构建“析、教、学、评、改”全流程智慧教学闭环系统,形成“教、学、管”多系统融合共享,创设“智慧教室、虚拟仿真中心、网络教学平台”三位一体的智慧教学环境,汇聚全过程数据,为教师精准施教、学生泛在学习提供平台支撑。学校获评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,全面开展智慧教学模式,实施精准教学,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十大典型案例名单。
以技能竞赛为载体,推动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。开展师生技能竞赛,搭建“政校行企”联动协作平台,建立集技能、教学、竞赛于一体的课程衔接体系,实施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学赛结合”的教学模式改革。学生在国际、国家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107项,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773项,其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、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项;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,取得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3金1铜、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金1银的好成绩,获得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31项。
以课程思政为抓手,构建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探索“三步走、三张图”专业思政建设路径和“三来源、三阶段”建设策略,组建思政与专业教师教学融合团队,提升教师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,2门课程获评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在全面深化“三教”改革所激发的办学活力驱动下,学校示范引领辐射成效显著,向全国168所职业院校分享经验,为28所学校提供咨询服务,有10余所学校借鉴了学校的智慧教学模式。向全国720多所同类院校输出教学资源,助力教师调用搭建SPOC课程3941门,学员超131万名。
未来,学校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“人才培养新体系、科学研究新模式、队伍建设新机制、专业建设新生态、开放办学新格局、治理体系新抓手、基础支撑新拓展、办学发展新范式”的“常信路径”,为建设教育强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“常信答卷”。
(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校长 徐建俊)